同窗杨小,幼时耽于武侠小说,尤嗜金庸之作。日积月累,侠风渐长,遂自号“大侠”,常怀仗剑之心,惜身体孱弱,力不从心,鲜有识其豪杰面目者。因而,常怨父母名之“小”,以致形销骨立,难展侠义之志。面对不公,心虽热,力却微,侠气受挫,改号“少侠”。友人不解,他却黯然答曰:“此‘少’非年少,乃是缺少之意。”每念及此,不禁悠然叹息。
“大侠”少年慕艾,熟读《关雎》、《子衿》,见佳人而情动,然因其貌不扬,未得青睐。遂愤世嫉俗,叹红颜皆好色。自嘲无郭靖之福,又言:“若倒退七八年,定教裙下拜倒无数。”自怜自艾,忆往昔美少年之资,一场大病,容颜巨变,身形不再。后读《聊斋志异·罗刹海市》,豁然开朗,谓美丑不过俗世之见,或许彼岸世界,自是白马王子。自此,不复以貌为忧。
终有一日,窥见杨小少年照片,果然风华正茂,神采奕奕。
“大侠”见美人,目不转睛。一次街角偶遇,瞻前顾后,直至美人消失于视野,竟误入他途。友人数落其好色,他笑答:“大侠亦需爱情,岂能作‘岳不群’之流?”
后再遇杨小,提及旧事,他已能笑谈年少轻狂,并坦诚正追求真爱。询其女友容貌,他但言:“情之所系,心灵相通。”观其言行,杨小已日趋成熟。
时值骗子横行,学生屡屡受骗,皆练就铁石心肠。唯杨小,屡屡上当,倾囊相助,友人劝其勿再做“愚侠”。他却坚信,真假之间,总有一份真诚。
某日,目睹曾受骗之人在酒绿灯红中纵情声色,杨小沉默良久,一声叹息,却不改初心。我们戏称他“愚侠”,他亦笑纳。
聚会上,杨小在欢声笑语中献唱《白眉大侠》,歌声铿锵,侠气凛然。谁料一曲未终,竟泪洒衣襟。众人忙慰藉,他泪中带笑:“‘大侠’终非大侠矣。”